1月14日上午,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开幕,政府工作报告建议,2025年生产总值增长5.5%左右。
“和2024年预期目标一致。”这是不少代表委员看到数字后的第一反应。
2024年,面对外部压力加大、内部困难增多的复杂严峻形势,浙江开局即冲刺,经济运行实现总体平稳、稳中有进。
浙江在如此“拼”的基础上,提出继续保持5.5%左右的增长,自我加压,难度可想而知。
难度更大
评判一个目标的难易,要放在当下的发展环境。
“还是有压力的。”省发展规划研究院副院长潘毅刚表示,这几年,浙江GDP增长目标从2023年的5%以上,到2024年的5.5%左右,并延续到2025年的5.5%左右,外部环境压力却在不断加大。
从国际形势看,欧洲、美国两大市场正在通过“脱钩断链”“去风险化”等手段,持续推进近岸外包以及产业链回迁的计划,让国际贸易局势存在诸多的不确定性。作为外贸大省,出口环境会对浙江产生蝴蝶效应。
从压舱石来看,去年浙江工业承压奋进,预计全年工业增长高于全省GDP增长、高于全国工业增长。在增幅较高的情况下,2025年工业要更上一层楼,压力不小。
从企业信心看,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但企业效益恢复较慢,企业必须转换发展思路,以更大力度进行科技创新。
“经济大省要压得稳走得实。”省政协委员、省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钟其表示,浙江经济总量全国排名第四,数字经济领跑,外贸发展强劲,创业氛围和创新能力也很强。在当前严峻复杂的形势下,提出保持5.5%左右的增长,展现了浙江作为经济大省勇挑大梁的担当。
省委副秘书长、政研室主任、改革办常务副主任朱卫江表示,今后浙江不仅要在“量的合理增长”上走在前列,更要在“质的有效提升”上示范引领,在“服务国家战略”上主动担当,更好发挥带动和支柱作用。
信心更足
5.5%左右的目标,虽然具有一定挑战,但经济发展的积极因素不断积累,浙江的信心也更足。
信心源于工业底盘。风高浪急的国际形势之下,稳健的底子是求进的基础。
“415X”集群的稳定发挥,为工业的稳和进提供了硬核支撑。2024年,“415X”集群规上制造业营收9万亿元左右,底盘不断做大、做厚。
去年,浙东工业母机、环杭州湾现代纺织服装、金华台州丘陵山区农机装备、长三角(含江西)大飞机集群晋级“国家队”,总数从4个翻番至8个,排名从全国第三升至第二。
“坚决筑牢工业经济‘压舱石’。”省人大代表、省经信厅厅长詹敏表示,将突破难点,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突出重点,加快新兴产业培育壮大;突进赛道,加快未来产业抢滩布局,持续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信心源于服务业发力。2025年,浙江将加快打造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六大高地”,深入推进重塑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优势、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金融助力高质量发展等“十大行动”,着力提升生产性服务业,加快服务业增加值迈上5万亿台阶。
信心源于增长活力。实现目标,要不断激发更多有活力的增长点。
当下的浙江,处处都是忙碌的身影——工厂忙着抢订单,商场努力承接“两新”外溢,港口汽笛此起彼伏,县城里来了全国游客……忙碌背后,是不断积蓄的优质增量。
前几天,2025浙江新春消费季主场活动在杭州举行,这场汇聚了各地国货潮品、进口优品、城市年礼的展会,日均吸引5万人次消费者,累计销售额超5000万元,给消费市场开了个好头。
去年来,县域旅游异军突起。国庆假期期间,义乌市、安吉县、桐乡市上榜全国县域旅游十大热门地。当下,不少县城正通过聚焦讲好“小城故事”、提升县域文旅数智化服务等,接住“泼天流量”,激活县域文旅生命力。
信心源于发展潜力。面对不确定,突破短板,也是破局关键。
只有各方面协调发展,特别是补长短板,才能实现整体优化。
分析2024年浙江各领域成绩单,投资和消费仍有提升空间:预计制造业投资增长3.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4%左右。
2024年,随着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的开展,“两新”成效已经初显,预计家电、新能源汽车零售额分别增长24%、35%。
当前,浙江正在制定2025年消费品以旧换新的政策,研究支持手机、平板电脑等数码产品购买补贴,增加微波炉、电饭煲、洗碗机等家电补贴品类,出发点更加“惠企、利民、便民”。
投资方面,2025年浙江将深入实施扩大有效投资“千项万亿”工程,安排重大项目1000个以上,完成年度投资1万亿元以上。
动能更强
不久前,“杭州六小龙”在全球互联网刷屏。杭州宇树科技、游戏科学、强脑科技等6家科技“新贵”,因在人工智能、机器人、大模型等领域的出色表现,被称作“神秘东方力量”。
掀开冰山一角,“杭州六小龙”背后是浙江制胜未来的强劲动力——科技创新。
面对浙江高质量发展新的“成长烦恼”,科技创新正当其时。
前不久浙江召开加快建设创新浙江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动员部署会暨全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信号明确:浙江要在以科技创新塑造发展新优势上走在前列,让创新浙江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省域先行的鲜明标识。
科技创新催生出一系列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为浙江经济发展带来新的可能。
投资更高质量。据了解,2025年浙江第一批“千项万亿”工程项目的特点之一就是“高”,新质生产力项目占比29%,比2024年提高8.6个百分点,优先支持人工智能、脑机接口、高端新材料、生命健康等领域。
产业更有韧性。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优势产业势头向好,尤其是2024年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集群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
在完成“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改造全覆盖”的小目标后,浙江企业将乘着科技创新的东风进一步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竞争力。
布局靠前一步。人形机器人、脑机接口、量子科技、合成生物、低空经济、前沿新材料、空天海洋深地……展望2025年,浙江要在未来产业布局上先人一步,比如要建立颠覆性技术预见机制和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分类制定专项行动方案,尽快形成规模优势、集群优势。
“以前企业的发展是规模驱动型,现在更多是技术驱动型。”省政协委员、迪安诊断技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海斌表示,他们积极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已经成为一家高科技企业。
这些充满“科技范”“未来感”的新动能,厚积薄发,为浙江的增长目标攒足后劲。
标签: